模仿犯

2011/01/05

是不是誰能夠越迅速、越有效果地將想說的話表達出來,盡可能讓媒體廣為宣傳,就能獲得社會的相信呢?現在善惡判斷的標準就是這個。

大家在下意識之間都知道是這麼回事。宣傳決定了善惡、決定了正邪、分辨了神與魔。法律、道德規範其實只存在於外側。

跟降臨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作戰,一點也不是什麼壞事。

人們對於降臨在自己身上的命運,除非確定無法逃避,總是不願真實面對。只採用對自己感覺良好,自己能接受的最佳解釋當做「真實」。


キタ━━(゚∀゚)━━!!

老闆你給我11天可是我3天就看完了

上集的時候還讀讀停停
讀到下集時讓人手不釋卷想一口氣拚到結局

有看到翻譯錯誤
難怪我想說為什麼句子寫
"在看得見的範圍內,她至少有五顆牙齒長得很亂。"
下一句卻是接
"可能是小時候牙齒不好,或者是有一段時間想進入演藝圈或是想當模特兒"
尤其是後半違和感更大www
因為「五顆牙齒長得很亂」→「五顆假牙」

這本其實找兇手的推理小說不太一樣
更像是看著書中人物在尋找犯人的過程中所面對的種種人性與掙扎
因為作者大人在下集已經告訴讀者兇手是誰了
讀者知道實情了但是只能乾著急
雖然翻譯並不是非常的流暢
但並不會折損宮部阿姨的文字魅力和小說內涵

而且有馬老爺爺的說教不像說教
配合故事
說出來的話語格外有力量

角色雖然很多但是卻不會讓我覺得混淆
或是"這誰啊"之類的XD
角色的個性營造上非常成功

相較於這本的沉重
另一本繼父就比較明朗(?)一些
如果我沒記錯